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隨筆】為了順利請假出國玩還是巴結了幾杯飲料和紅豆餅。在假期面前,骨氣算什麼東西?



可能是因為工作最近繁忙,再加上跟新同事M很聊不來,所以陷入小低潮。
聊不來的事情有很多,性別議題是其中一個。是那種會說:「我絕對沒有歧視同性戀,但是巴拉巴拉巴拉巴拉,不要結婚不要領養小孩會撼動國本」的朋友。我為此抗爭多次,但是他還是會說「同性戀就是被困在錯誤身體裡的靈魂。」,完全不能理解我費盡口舌解釋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的差別。

身心俱疲之下,我分享與同性戀朋友相交的心情——簡單來說,一個人的價值看人品,性向不重要也沒有好壞,拜託都2017年,誰還在意朋友性向?
他聽了之後突然說:「好像男同志真的很容易跟女生做朋友呢,呵呵。」
那聲有點輕蔑的呵呵真的讓我一把火從胸口噌到鼻頭。
這點我承認是我不對,肯定是我休養不夠才這麼怒火中燒。


今天,M同事突然跟我提到一位他沒有遇過的前同事,我們簡稱為S先生。他問了一些S先生的業務,也隨口問了一下說他人如何?
我很隨意地說:「喔我朋友S先生人不錯啊」然後我剛好看到公用的文具那邊放著一個指甲剪,所以又說,「不過他有焦慮時會咬指甲的習慣,似乎還會剝指甲旁邊的皮。所以一個很照顧人的同事看不下去,有天居然拿了指甲剪來公司,要大家盯著S,如果他一開始剝,就要叫他剪掉那些皮,不然看他手這樣傷痕累累,同事們也很難受。」
然後M居然神來一筆說:喔,不會是gay吧。
我覺得莫名其妙,口氣也降溫幾度,「會咬指甲就是gay是哪來的刻板印象?」
他就回答說,「因為感覺咬指甲很娘。」
我瞬間真的,無言以對。
想吵架,想據理力爭又覺得很無力。

自己一人回到位置上時,又忍不住檢討自己:
我是否也有不對的地方呢?
在主流的英文文化和我們身處的中文文化中都有把女性當成羞辱的形容詞:he talks like a girl, he acts like a girl 或是 你這樣真的很娘...等等的意思都是負面的,但為何「像女性」會是負面的意思呢
喜愛的愛豆團體中,一個成員因為個性悲天憫人,年紀又最大,很自覺的一肩扛起餵養弟弟成員的工作,平常餵食掃除開車接送是常態,粉絲們因而戲稱他是媽媽。對此,經紀公司發了一個官方通告:請勿用女性化的稱呼稱呼成員
當時我還頗不以為然:媽媽難道是羞辱的詞嗎?明明是粉絲給愛豆,飽含感謝和讚美的愛稱不是嗎? 但也不能夠忽略韓國本身就是個較保守國家的事實,好吧這件事就當是文化差異吧,如果身處在異文化的對方真的對這樣的稱呼不舒服,那我會在帶著粉絲濾鏡的狀況下,當個文化相對主義者的——所以我說love is blind,粉絲濾鏡的功能是很強大的。
總之就是,在之前想抗拒「像女性」是負面詞的自己,對M開口評價S很娘的同時,第一時間還是覺得有因朋友受辱而產生的不快感。
難道我只是嘴巴上說說,身體還是很誠實的相信這是負面形容詞嗎?

覺得不理解的人就是用這麼令人不快的眼神在凝視著他們;同時,自認為和他們站在一起的我,難不成也只是嘴巴上說說平等,但在心裡對性別光譜其實有衡量邊準,根本不是真的覺得性別光譜沒有好壞只有差別的嗎?
淚咽卻無聲,覺得人生好難QAQQQ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